初遇
如今,费城的记忆还清晰浮现。
那时,我从40个小时的转辗航班上下来。从星星到白昼,再从酷日到夜空,两个行李箱与我即将开启的未来一起,随着飞越了三个大陆的飞机托运到了这座异国的陌生城市。
我拉着行李,曲曲折折地走过一道道闸门。行李箱的轮子在长长的走道上飞快转动,响声回荡在凌晨的费城机场里,是忙碌却又充实的声音。
驻足在机场出口,我深深吸了口气。
嗯,费城的气息,与我停留了4年的北京竟如此相似。湿度、温度、气候都恰到好处,着实让我有些许意外的惊喜。而此时,早晨的阳光,带着夏天苏醒的慵懒,洒在路旁的高树上。
蓝天,阳光,启程。
相知
若是要问我费城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何处风光,答案自然是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了。
走过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轮廓就会越来越模糊,最后支撑起对这座城市的回忆多半是在这座城里面遇到的——哭过、笑过、愁过、喜过的种种人和事。而UPenn无疑是凝集了这些人或事的精彩所在。
在CHOP的实验室玻璃窗上映过的日升日落,在TowneBuilding的电脑上出过的图纸、Proposals和Projects,在Huntsman Hall做过的Presentation,在Huston Hall参加过的Information Session,在White Dog Cafe吃过的Burger,在生记喝过的红豆甜汤。每一件事里面都有一个个年轻的你我,那里有我们埋头于学业的青春,有我们年轻又雄心勃勃的梦想,有我们勇往直前的胆气。
经常会有人问我,在宾大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我答:自信、胸怀、朋友。
人终其一生都在进行一次名为自我认知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阻碍,会遇到瓶颈,也会遇到迷茫。强大自信,才能支撑起自己直面内心的勇气;广阔的胸怀,才能突破眼前的局限;诚挚的朋友,才能在独行的路上有人搀扶。UPenn提供了极为自由,却竞争异常激烈的平台,不断磨砺我的内心,不断拓展我的视野,而又在这一段段奋斗的旅途中让我结识了更多的友人。有勇气去改变自己,有能力去提高自身,有情怀去感动别人,有胸怀去成就他人,这是格局。感谢宾大,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离别
留与不留,是留学生们永恒的话题,但我在做抉择时却没有太多的迷茫。
现在有很多学生也经常向我询问这个问题。他们会说到就业机会、工作环境、政策制度、未来发展,诸如此类的种种担忧。我经常会跟他们说,其实你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思维反了。留与不留,关键在于你对自己有多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多明确的规划,而不在于美国还是中国。当你静下心去思考自己,当你去探索自己的目标,当你去探索自己的价值,当你去寻找到你认可的道路,留与不留会顺其自然地不再成为困扰你的问题。路是你拷问自己的内心摸索出来的,而不是自然而然摆在你面前的。当然,我的思维模式是开拓者的思维模式。
回国那天,我的航班仍旧是在一个夜晚。雨后的费城弥漫着初夏的湿润感。
我原本计划着租辆车,载着当初陪着自己一起过来的两个行李箱,一人穿过95号公路,到达肯尼迪机场,最后登上直飞的飞机。但是没想到我的室友们亲自开车把我送到了纽约肯尼迪机场。一路上,以往喋喋不休的我们都出奇地沉默。我有一搭没一搭地随着车内电台的音乐节奏轻叩着手指。车窗外的落霞开始绚丽起来,火热的色彩似乎要灼伤我的眼睛。我悄然地挪开目光,眼睛有点烫。纽约与费城之间2个小时的车程实在短得让我有些猝不及防,办理登机手续竟然也没有冗长的队伍,我们一路走到了安检口。我放下行李,与他们拥抱,互相珍重道。我与他们玩笑道:“我在中国等着你被公司派回来做大中华区一把手呢,当然,你们也可以在美国等着我把分公司开过来。”
世界正在不断融通,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
前程更多的是未知,但我们心怀梦想,并且我们已经启程。
重逢
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回国后,我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的国际教育市场。我需要了解市场,也明白不同城市、不同地域有着明显的市场风格差异,同时也希望迅速弥补出国这些年月里面,国内市场环境发展的趋势以及变化。一番考察后,最终将自己回国的第一站落在了上海。在这片中国大陆教育最为国际化的土地上,我看到了新生一代的活力与魅力。他们更早地意识到需要做自己认可、自己感兴趣、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新一代的父母也更早地意识到尊重孩子,爱和充沛的资源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助力。
而又恰是在这座魅力之都,2016年的UPenn年会上,我与一群有热情,有活力的宾大人相聚了。短短的两周内,一群热心的校友,从各个方面为年会做着贡献。大家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布置场地、安排活动、宣传、排剧,最后让参会的宾大人们享受到了高水平的聚会。而校友们的热情也让我对这座稍显陌生的城市有了更大的好感。宾大人带着独特的魅力活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领域,每一个优秀的宾大人自身便都是母校的缩影。我们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见闻,共同成长。
感谢与你们相遇!宾大,在上海再次遇见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