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初冬,毛主席来到莫斯科。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当毛主席来到大厅时骤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所有的人都在跳、在笑、在疯狂地鼓掌。刘晓大使首先一一介绍随毛主席前来的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陈伯达、胡乔木、杨尚昆等同志,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了他们。
几分钟后,毛主席站起来走到台前,“同志们!我向你们问好!”台下再次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主席的话语几乎被掌声淹没了。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这是对青年人的希望,接着又说:“当然,我们还在,也是我们的”,这就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让我们和老一代革命家联系在一起,最后又说:“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再次强调了中国的前途是我们的,世界的前途是我们的,多么殷切的希望啊!这时全场立刻响起“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震耳欲聋的掌声经久不息。
毛主席的殷切希望和话语,我永远也不可能忘记。接着毛主席又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从此,“认真”成为我们干好事业的重要原则。这就是毛主席对我们的要求,我铭记终身。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要一辈子认真学习,认真办事。
弹指一挥间,六十年过去了,那时毛主席64岁,我才27岁,如今毛主席去世41年,我也88岁了。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又经历了朝鲜战争,一切反对势力都孤立我们,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那时我们要一边倒,要东风压倒西风,打倒美帝国主义。六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已经是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要与美国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创世界美好的未来。我们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为努力成为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六十年来,我们这一批青年人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为祖国的建设、为祖国的工业化做了巨大的贡献,现在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我们感恩党的培养,感恩社会的进步让我们成为当代最幸福的人。
我的专业是寄生虫学,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莫斯科疟疾与寄生虫病研究所学习研究抗疟药近4年。我从1958年初回国,在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工作了四十年,除了经常的教学工作外主要从事抗疟药的研究,我们团队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的成绩主要是研究了一长效抗疟药哌喹,它的主要作用是预防疟疾,一个月服用一次,能有25天的保护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把我们的药送到越南,支援了越南卫国战争。七十年代末成功地做了疟原虫体外培养,并用此方法肯定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九十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运用哌喹加青蒿素在东南亚及非洲治疗疟疾效果很好,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在非洲广为应用。青蒿素不能单用,要用复方,复方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这一复方是最好的。建国初期,我国每年有3000万疟疾病人,到2015年全国31个省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28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248例占98.8%(3248 /3288),也就是说只有40例是本地的,全国基本消灭疟疾是指日可待的事。防治疟疾是一综合的防治,要靠各方面通力合作,我们只是做了一部分。疟疾是一世界性的疾病,它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先消灭,全世界每年还有2亿疟疾病人,我们要支援世界,因此我们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我国疟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领导及有关省市疾病防治中心和广大的现场工作者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党的领导。要从全局着眼,强调集体的作用。
我在四十年工作中得到了第二军医大学领导精心培养及同志们的热心指导与帮助,使我学习了许多知识与本领,但也遇到不少困惑,最大的困惑是文化大革命。我原是抗疟药研究的课题组组长,由于造反派无缘无故把我的主任打倒了,也冲击了我,说什么有路线错误。当时我面临着许多困难,有人建议我放弃这项工作,我不愿意,我为什么要放弃呢?我不是为某个人工作,也不是什么路线问题,我的路线只有一条,就是沿着毛主席对青年人的热切期望前行,就是按毛主席教导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来开展工作。那时,我总会回想起1951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有一天半夜收到一个发热昏迷的病人,我奋力地为他检查、治疗,但是到天明还是不治身亡,他那年轻结婚不久的爱人扑在他身上痛哭不停,场面令人心痛。这位病人是脑型疟疾,由于送晚了,没有能抢救过来,从此我下决心要一辈子做疟疾等热带病的防治工作,决不动摇。
文化大革命的这点磨难并没有让我产生丝毫放弃的念头,我虽不当组长,但还在科研的第一线,能够亲自观察和发现问题,还有时间学习,这都是很重要的。这样我能比较客观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抓住问题的要害,促进事物向好的努力方向走。从另一角度说,这也是我从文化大革命中得到的益处吧。
四十年的工作经历、八十载的风雨人生,我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工作者做研究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为了领导,而应该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既要勤奋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也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始终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我已离休近20年,但我仍不间断关心国家大事,学习上网、发邮件、看时评,时刻关心本专业的发展,向专业杂志投稿。我认为,只有始终把自己放在社会之中,人才会有活力,才能感到人生意义的伟大,才不会辜负党的培养。正如毛主席60年前对青年人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句话,对当代的青年人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的国家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科学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但是发展不是很平衡,特别是生物医学这一块还需要很好的努力。我们要在习近平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