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人员风采

【喜讯】我会4位学长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11/29 11:25:41

  喜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新当选的院士中,上海新增科学院院士10人,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我会副会长吴志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嘉定分会会长李儒新、华东理工大学分会副会长刘昌胜、中科院上海分院分会会员马余刚等4位学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学会谨代表全体会员向这四位杰出的留学人员代表表示热烈祝贺!

  吴志强

  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兼任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城乡可持续规划和生态设计及其理论研究,领衔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新城规划等多个大型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众多奖项。面对世博会超大人流的安全压力,他带队研发了大规模人流动态模拟技术及其布局优化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优化园区设计。这一“科学实验”,推动我国各地城市规划逐步采用了基于数据的精密设计方法。

  李儒新

  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在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方面,与合作者一道解决了大口径高增益宽带激光放大器的寄生振荡抑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成了拍瓦激光实验装置并取得重要应用成果。在强场激光物理方面,与合作者一道在激光尾波场的级联加速和高性能高能电子束产生、基于亚周期时间尺度相干控制的强场高次谐波与阿秒光源产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刘昌胜

  刘昌胜(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1967年出生于湖北省大冶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将化学反应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用于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相关机理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产品。同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原核生物中成功表达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一种促进成骨的活性生长因子。通过攻克重组菌株的发酵和蛋白纯化、精制等过程的系列关键技术,得到高纯度rhBMP-2产品,实现生产稳定。先后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7项。

  马余刚

  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68年3月出生于浙江余姚。1989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1989-1991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硕士生,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核,发现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等。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